
∆2025年11月12日《检察日报》第10版:基层采风·现场
深度融入综治中心建设 检察履职焕发蓬勃生命力10月17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下称“综治中心”)心理咨询室,一起刑事案件被害人小胡正在接受第二次心理咨询服务。专业心理干预使小胡的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明显缓解。

天心区检察院联合妇联为被害人小胡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半个月前,长沙市天心区检察院受理该案后,办案检察官发现被害人小胡存在心理创伤,立即向天心区综治中心提交心理咨询需求。当天,综治中心就协调天心区妇联为小胡安排了专业心理咨询师,提供了第一次心理疏导服务。对小胡的救助,是长沙市检察机关依托综治中心平台创新履职的生动缩影。
建设矛盾化解“终点站”
为推动检察履职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长沙市检察机关将入驻综治中心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建立“常驻+轮值+联动”工作模式,截至目前已累计向综治中心派驻检察人员65名,安排院领导在综治中心接访36次、检察官轮值124次。
2022年5月5日,刘某在长沙市岳麓区一家米粉店用餐时与店老板发生口角,自认为吃了亏,持刀将店老板砍伤,伤情构成轻伤二级。刘某被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后,不服判决,多次到法院和检察院信访。2025年8月,派驻岳麓区综治中心的岳麓区检察院检察官发挥综治中心集中调解优势,协同法官一起做刘某的释法说理工作,并引入心理咨询师为其提供情绪疏导,联动街道、社区为其提供就业指导。“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我一定好好工作回报社会。”心结解开,刘某承诺息诉罢访。

岳麓区检察院检察官和值班心理咨询师共同为当事人提供援助
“我们同入驻综治中心的其他部门建立常态化联席会议与线索双向移送机制,实现矛盾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腾博会 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综治中心“统一受理、分类流转、协调调度”工作流程,检察机关已参与联席会议36次,与其他部门双向移送线索236条。
构建多元解纷与救助“闭环”
刑事案件被害人小曾因家庭悲剧被重度烧伤并伴有不可逆的智力损伤,基本丧失生活能力。长沙市天心区检察院依法为其申请到司法救助金,但在司法救助金到位后,如何保障其长期照护成了让检察官挂心的难题。对此,天心区综治中心利用资源整合优势,联动社区志愿服务力量,定期组织志愿者为小曾家提供保洁服务,切实改善其居住条件。天心区检察院还依托综治中心平台启动跨部门协作机制,将小曾的托养需求流转至天心区残联。在综治中心协调下,天心区残联主动对接小曾户籍地残联共同评估托养需求,最终确定待小曾康复治疗结束后由专业托养机构为其提供托养照护。“通过综治中心平台,我们打通了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的‘最后一公里’。”天心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将司法救助、心理疏导、检调对接等职能系统整合,融入综治中心日常服务流程,构建起“预防—调处—救助”闭环体系。
织密社会治理“防护网”

在长沙县综治中心窗口,检察人员耐心解答群众疑问,将司法服务延伸到基层一线
在湖南省长沙县检察院,数据融合正在为法律监督插上科技翅膀。该院与公安、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等部门共享数据信息7.5万余条,参与构建违法超限超载监管、酒业制假售假监督等大数据模型,发现并移送线索876条。“平台数据显示,居民小区建筑垃圾混堆乱放问题投诉较为集中,可能成为检察公益诉讼的重要线索。”2025年7月,腾博会 通过综治中心平台大数据筛查发现相关投诉已达426件。经调查取证,该院向长沙市城市管理局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健全了城市建筑垃圾治理体系。“数字赋能让我们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腾博会 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对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信息平台和社会治安风险预测预警平台,检察机关建立了涉法涉诉信息定期推送与研判机制,有效提升了法律监督精准度。截至目前,长沙市检察机关依托综治中心平台共受理各类线索543条,接待来访305人次,化解多起矛盾纠纷,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22份。通过深度融入综治中心建设,检察履职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焕发出蓬勃生命力。